重庆大足区: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五千多万 一被告人获刑
时间:2023-06-15 14:19:49 来源:中国法院网
以高额利润为诱饵,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五千多万
(资料图片)
重庆一被告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罚
为保障公司经营运转,不惜以高利回报为诱饵大肆吸收公众存款5000多万元。近日,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,依法判处被告人苏某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,并处罚金15万元。
编辑
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,被告人苏某在担任重庆某公司实际负责人及法定代表人期间,以公司急需资金包装上市、生产经营缺少流动资金为由,以月息2至6分不等的高额利息为诱饵,通过向借款人口头宣传和鼓动借款人、公司员工对外宣传等公开宣传方式,以本人及公司名义先后向姚某、罗某、杨某等21人借款5300万余元,所吸收资金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等用途。其中,苏某以设备抵账、还本金及支付利息的方式归还借款2100万余元,尚有3200万余元未能归还。2020年3月6日,该公司被宣告破产,随即被注销。
法院审理后认为,被告人苏某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,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,向社会公开宣传,承诺支付高额利息,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资金,数额巨大,扰乱金融秩序,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。以重庆某公司名义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资金,出具的借条加盖公司公章,所吸收资金部分亦用于公司生产经营,应认定为单位犯罪。鉴于该公司已被注销,故只追究苏某作为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。法院根据苏某的具体量刑情节,作出前述判决。
法官提醒
普通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本身并不涉及犯罪,但若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,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,则可能构成犯罪: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;二是通过媒体、推介会、传单、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;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、实物、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;四是向社会公众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。
企业家们在经营行为中,应当判别风险,理性投资,筹措资金应当通过合法渠道,切莫因一时心急或被暂时的利益诱惑所蒙蔽。非法集资必将遭受法律的制裁。
来源:人民法院报
作者:刘洋邓磊
编辑:常跃旺
标签:
最新文章推荐
- 重庆大足区: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五千多万 一被告人获刑
- 天天热消息:“中国始终代表着稳定性和正能量”
- 天狮集团直销模式的社会贡献|天狮李金元|天天热资讯
- 天天要闻:未来电器:6月14日融资买入419.33万元,融资融券余额2109.56万元
- 微速讯:中国银行金条价格今天多少一克(2023年06月15日)
- 焦点!全球大学申请人数持续增加,北京乐成国际学校如何脱颖而出
- 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怎么治疗_手指麻木怎么治疗
- 野村:维持港交所(00388)“买入”评级 目标价降至388.86港元
- 研究证明全世界谷子均来自中国 今头条
- 盐城响水供电:对标对表找差距 聚焦聚力促提升 环球头条
X 关闭
资讯中心

2022-09-16
2021-10-18

2021-10-18

2021-10-18
X 关闭